29日下午,公司党支部组织革命烈士纪念日观影活动,支部党员集中观看了红色电影《红船》、《革命者》,观后感慨良多。
翻阅历史的画卷,19世纪初期,外患内忧的旧中国,饱受列强欺辱,战时荒年,人民饥寒交迫,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以南陈北李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亦在其中,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探索信仰火种的过程中,结成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红船》电影中,以毛泽东为首的湖南学界代表组成的“驱张请愿团”拉着巨大的条幅坐着哄隆隆的火车声势浩大地到北京请愿。面对李大钊把张敬尧驱逐到哪个省份的漫不经心地质问时,毛泽东怔在原地、若有所思。走了一个军阀还会有下一个军阀,这绝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法。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党组织,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统一的战线,进行彻底革命,才能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于是慢慢有了接下来的共产党的建立和毛泽东作为湖南代表参加中共一大的召开。
同样在《红船》电影中,毛泽东和结发妻子杨开慧在谈及自己的信仰时说道,小的时候跟着母亲信佛教,后来上学信孔孟,再后来信康梁,还信过无政府主义的互助论,但都好像过眼云烟,持续时间不长,直到一声炮响,俄国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才让自己笃定一生。不管是作为个人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来说,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毛泽东经过持久不懈的求索、漫长岁月的洗礼以及通过中国革命实践不断的发展验证,才一步步让中国领袖和人民越来越坚定和坚持的。
《革命者》影片中,段祺瑞镇压学生惨案发生后,李大钊面对匆匆赶来的妻子赵纫兰痛哭流涕,喃喃说道我们有主义,可他们有枪。看到这一幕不自觉地就会想到毛主席在八七会议上“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和八一南昌武装起义,实践证明,旧中国革命不可能以和平的方式进行,只能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取得胜利。
《革命者》影片中还有一段让我感触最深的片段,李大钊先生作为北大教授和《新青年》同人编辑受周恩来等邀约去天津南开大学做演讲,台下有学生提出若引进外来思想,在中国未必行得通,李大钊拿学生们脚上穿的鞋子给大家举例:“我们都穿洋鞋,但我们走的却是中国的路。”这样桥段的设计太出彩了,让我练练吃惊的同时也带给le我无限启迪。
印象较深的还有《革命者》中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场景,风雪交加的傍晚,一辆斗篷马车徐徐前进,马车前头,两人并排坐着,一起挽手唱着:“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低沉雄浑的经典旋律,穿越时空,随风雪一起弥漫天际,响彻云霄。前进的路模糊不清若隐若现,却又在脚下越走越宽、越走越亮。
无产者,他们失去的仅仅只是锁链,但他们获得的将会是整个世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